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党建为引领,思政为先导,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在全院开展“干良心活,展爱国志”活动,要求教师不只做传授专业知识的“教书匠”,更要做培养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通过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有机融合。
学院积极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化学工程与工艺”为第一批省级一流专业、“无机化学”为省级一流课程、“化学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为省级一流平台,另有校级重点课程3门,承担校级及以上的教改项目共计30余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7项),发表教改论文28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2部,发表专著4部,3名教师获省部级教学奖励,获校级教学奖励15项。学院共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29项,市厅级项目21项,横向课题7项,累计合同经费1419万元。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70余篇;申请专利80余件。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国内高校等签订各类合作协议26项,开展对外交流超过50次;获得横向立项7项,横向经费107万元。与贵州磷化集团、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等多家高校的化工类二级学院建立了院际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博士服务团
化工实验室
重视学风建设。建立了班级导师制,注重对学生思想建设的引领,按时为学生开展入学教育、思想教育系列讲座。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等规定及措施,狠抓学生学风建设,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以考研为抓手促进学风工作,加强对考研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学院目前已有四届毕业生,分别有17、18、12、13名同学考上研究生。同时将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着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和考研辅导服务工作体系,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模式,在学生中形成了好学上进、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氛围。
运动会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各类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目前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200项,其中国家级、省级共45项;参与发表论文53篇(其中SCI论文7篇,核心2篇),申请专利16件;获各类学科、技能竞赛获奖95项,其中省级及以上57项。为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学院聘请设计院、企业工程师(15~20名/年)长期担任相关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并指导毕业设计,80%以上设计课题能在省内化工产业中找到相关流程与装置,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满足教学需求。依托省级一流平台(培育)、氟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本科生创新创业开放机制,为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提供通道和保障。
学生实验
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切实保障学院毕业生就业权益,满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尤其是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责任加强指导,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做好毕业生网上签约指导、审核和管理、拓宽我院应届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力推进我院应届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2017届、2018届、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2.6%、93.3%、96.1%,目前2020届就业率已达92%。
学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