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化学工程学院立足贵州、服务地方,响应贵州工业发展的精神,旨在培养“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能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从事化学工业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9年,由贵州省教育厅推荐,经教育部评审,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13年经教育厅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教高函〔2012〕60号),作为贵州理工学院6个首批招生专业之一,于2013年9月开始招生,办学已有7年。目前,该专业在校本科生738人,16个班级,已毕业1039人。2013年至2015年,专业结合贵州省资源、经济与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主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煤化工与磷化工、能源变换材料及工程、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职教师资,其中,学院分别于2017年、2019年获批成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专业进行招生。2016年,专业获批贵州省专业改革综合试点,2017年,经专家组投票表决,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内的六个专业全票通过增列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7月,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首届毕业生踏入社会。2019年,专业顺利通过考验,贵州理工学院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为主体 ,涵盖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化工过程机械” 等二级学科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形成有力支撑。在专业的建设上,坚持“学科-专业-平台-团队项目一体化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做到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使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工程教育认证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为指导;以毕业设计(论文)为核心成果产出,以专业基础课组、特色方向课组、工程设计课组来支撑课程体系,确保课程产出;以实验、实训、实习来支撑实践体系,确保学生能力训练;以专业就业情况及调研来反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调整、重组教学内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优质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提供保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目前建设有氟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能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实验室和实训室,为学生实验教学和教师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及条件;同省内外知名单位合作,建成了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了实习实践教学的质量。
教学相长,师资团队筑新基
教学方面,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12人,具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的教师5人,硕士生导师6人,省青年拔尖人才1名,形成了以博士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近三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49人次,交流、会议42场次,4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本专业聘请设计院、企业工程师(15~20名/年)长期担任相关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并指导毕业设计,80%以上设计课题能在省内化工产业中找到相关流程与装置,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满足教学需求。
科研方面,2016年至今,本专业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横向项目4项,合同经费630万元。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9篇,其中SCI(EI)收录49篇,核心期刊24篇。申请专利49项,授权32项。本专业还与贵州磷化集团、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五邑大学化工学院、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等多家高校的化工类二级学院建立了院际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申报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或共建校企联合科研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使学院教师和学生积极融入到地方企业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老师们的工程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院已与省内外十多家企业签订了17项合作协议,其中全面合作协议6项,产学研合作协议4项,联合实验室2项,技术合作协议5项,有经费的横向课题4项,总经费约150余万元。多个产学研课题均有学院本科学生以创新创业形式参与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专业有校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学术骨干5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名,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具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型、双能型教师14人。共有教师获各类教学竞赛奖19人次,其中省级2项。本专业承担课程建设项目共15项,其中省级规划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承担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共计17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7项;发表教改论文28篇,北大中文核心5篇;完成12门课程的教材建设,学生已使用4门。
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培新苗
学生方面,学院自2013年9月开始第一批本科生入校,至今以连续招生六年,已有三届毕业生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学院招生分数普遍高于生源地本科二批分数线30分左右,学院声誉逐渐提升,学生报到率高,第一志愿录取率较高,学院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对学院的培养教育满意度高,企业各界对学院毕业生整体感到满意。从招生开始的第二年(2014年),已有若干企业进入学院开始引导、参与培养学生,并连续三年设立了“奖助学金”(费用30万元)。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省级一流平台(培育)、氟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本科生创新创业开放机制,为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提供通道和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建设、机制完善和队伍建设,针对学业指导、评优评奖、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资助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体系完善、党政齐抓、执行严格的工作制度。学院建立班级导师制,注重对学生思想建设的引领,按时为学生开展入学教育、思想教育系列讲座。每学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就业意识。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班级量化考核制度》、《化学工程学院课堂考勤管理制度》、《化学工程学院考研工作实施方案》、《化学工程学院提高四六级通过率实施方案》等规定及措施狠抓学生学风建设,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6年以来,学生积极参加其他类型课外科技活动61项,累计获奖108次,其中国家级获奖23项、省级获奖35项。参加教师科研项目,2016年以来学生参与发表相关科研论文53篇,申请专利16件。2016年以来,获得开放实验室成果43项。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175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35项。获各类学科、技能竞赛获奖95项,其中省级及以上57项。2019年王世兴(能源162),等“酒糟炭能源开发”项目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就业方面,专业方向设置适应多种就业出口,体现现代煤、磷化工以及基于特色资源的氟、硅化工与能源材料化工,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专业与学科协同发展。学院2017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共有毕业生141人,年终就业率达到了92.6%。2018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共有毕业生52人,年终就业率达到了92.3%。2019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共有毕业生99人,就业率达到了97.98%。目前三届考研学生有60余人已分布在省内外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有重庆大学、苏州大学、中科院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等。为了更好的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对2017届、2018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形成了学院的就业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面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分析,并对学院毕业生成才典型实例进行了统计。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认为我院毕业生整体素质高,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优良,毕业生能力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成为技术员、副班长等。通过对2017届、2018届毕业生发放问卷调查可知,学院毕业生对学院基础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创新教育、职业品质等众多教育方面满意度较高,其中70.54%的毕业生对学院总体教学质量感到满意,17.64%的毕业生对学院总体教学质量比较满意。而在对学院在专业技能培养中学生的满意度高达98.26%。在第三方评价的调查报告中,已毕业学生对我院评价最高。
展望未来,多施并举促建设
下一步,学院将在专业建设上实施以下主要举措:
(1)实施“人才团队建设强化计划”。根据专业、科研平台建设需要,采取直接引进、柔性引进、岗位聘任等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引进的速度和力度,引进高水平人才,强化领军型人才和教学名师的引进,同时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与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派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境)内外访学研修,以开拓视野、更新理念,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提高。
(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采取鼓励和奖励措施,把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放在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力度。以OBE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导,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做成部分示范性课程。
(3)大力推进教材建设工作。选用先进、适用化工专业的教材,同时鼓励教师自编高质量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修订教材管理相关的文件,激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教材,激励教师自编教材。
(4)实施“教学、科研平台提升计划”。加强现有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服务教学、科研的效率和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集中提升建设1个反映我院办学特色和行业特色的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并承担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行业孵化平台。逐步具备承担国家级教学、科研大项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