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永雪 黎智慧) 3月28日,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周红、副院长王凯分别为2023级、2024级学生作专题报告,开展思想引领及专业教育。
在致知楼207教室,周红以“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为题,以“科技创新、文化自信、使命传承”为主线,为2023级120名学生呈现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课。她向同学们展示DeepSeek等国产AI技术在敦煌壁画修复、故宫文物数字化中的应用案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遵义会议场景,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事迹,以《千里江山图》动态复原项目为例揭示数据分析技术与文化创新的深层关联等,引导同学们感悟“科技报国与红色基因的双向奔赴”,强调新时代青年应兼具“算法思维与家国情怀”。

与此同时,在致知楼107教室,副院长王凯面向2024级160名新生,以“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为题,通过演示AIGC生成课程大纲、智能批改系统实时分析论文等功能,引导同学们对“当AI能完成78.6%的标准化教学,人类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何在?”这一问题的思考。他向同学们解读教育部最新政策文件,指出高校将新增37个“AI+”交叉学科,并警示技术依赖风险,用“AI为桨、专业为船”为喻,建议同学们“既要精通经济学原理,也要掌握Python等智能工具”。

两场活动均设置互动环节,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提交实时反馈。2023级学生张家豪表示:“原来《觉醒年代》的影视特效背后是AI渲染技术,这让我重新思考专业学习的价值。”2024级新生卢贵科则对“AI+红色文旅”项目产生浓厚兴趣:“我想尝试开发智能党建问答机器人,把技术应用和思政学习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