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于鑫、马庚、罗梅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顺旧州古镇、打磨村两地进行一场探寻屯堡文化的乡村规划与设计实践调研之旅。
安顺旧州古镇被称为“明代军屯遗风”,600年前明朝“调北征南”形成的军屯据点,保留明代江淮风貌,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传统建筑符号为石头寨墙、碉楼、四合院,以青石板路和防御性结构为特色。也被称为地戏之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员戴木雕面具演武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旧州古镇也是多元文化交融汉苗共居地:屯堡人与周边苗族、布依族共生被称为“看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的缩影。
调研前期,校外指导老师罗梅为学生讲解了村庄规划基础知识,并用实际案例讲解村庄规划调研中实地踏勘、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等注意事项,马庚老师为同学讲解调研获取数据方法及数据采集注意事项,于鑫老师给大家讲了旧州古镇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及村庄防御设施布局等特色文化知识。
为了提升同学们对乡村空间结构、传统建筑风貌与视觉要素的感知与研究能力,本次实践将以“旧州古镇街景图像采集”为主题,通过模拟谷歌街景的方式,采集古镇主要街道和空间节点的图像数据,为乡村规划设计提供更加科学、量化的数据支撑。
通过这次实践调研活动,学生们将乡村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了村庄规划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步骤,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贵州屯堡文化的深刻认识,而且对于保护和传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将掌握街景图像采集的基本方法,提升空间观察与视觉解读能力,同时为后续城市与乡村空间研究(如建筑风貌、文化视觉元素、绿视率、空间复杂性等)提供一手数据支持,学习量化数据助力高质量村庄规划方案的编制。
此次活动不
仅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图文:于鑫
审校:黄娅
编审:袁小松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