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至23日,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星火长征寻忆队”在杨秀艳老师带领下,赴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开展以“感悟长征魂,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7月17日,队员们讨论认为“红飘带”将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旨在“寻根”长征精神源头,筑牢信仰根基。7月18日,杨秀艳老师号召队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要求,视此次活动为沉浸式思政大课。她强调队员要丈量数字化“长征路”,体悟信仰厚度与理想温度,汲取坚韧力量,化感动为行动,深刻领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将长征精神融入专业理想,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7月19日,团队走进“红飘带”。红色巨幕开启,师生们在数字化长征史诗中完成思想淬炼。在血火洗礼篇章,团队感悟传承的真谛——无悔呐喊与灼热凝视,以肉身作火把,点燃永不熄灭的星空。伟大转折篇章以观影形式呈现遵义会议及后续战役,团队认识到“伟大转折”是敢于自我纠错的决绝,是用真理校准方向的勇气,是开辟生路的创新。现场演绎篇章中,团队感受翻越雪山的艰苦,领悟长征精神的永恒。最后在胜利丰碑及新时代新长征篇章,团队明白长征是延伸的青春跑道,激励青年在新时代跑出自己的时代会师。
7月20日至22日,团队通过采访游客、老兵以及查阅图书馆资料,深入挖掘“红飘带”的红色内涵。寻访游客,在问卷访谈中捕捉情感火花与记忆碎片;探访老兵,从讲述中打捞长征路线印记与战术细节;深研省图及国家数字图书馆史料,为“红飘带”数字场景筑牢根基。这一切,旨在让信仰认同扎根历史土壤,为新时代长征路注入力量,赓续红色基因。
7月23日,团队进行线上总结。七天实践将“红飘带”转化为可触、可测、可传播的“精神传送带”。队员们丈量信仰,捕捉情感,填补叙事,夯实历史,沉淀行动方案。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带着长征精神奔赴新长征。
本次实践旨在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新长征”的深刻内涵,激励他们在“红飘带”所凝聚的精神坐标指引下,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以实际行动走好属于他们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 | 贵州理工学院 盛嘉娴
图 | 贵州理工学院星火长征寻忆队
审校 | 杨秀艳
编审 | 周红韵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