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足球彩票印发贵州省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1-06-14 10:27   审核人: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足球彩票印发贵州省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行动方案的通知

黔府办发〔2021〕12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贵州省建设山地民族特色

体育强省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国足球彩票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足球彩票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要求,推动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22年,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运动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竞技体育夏冬运动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教融合不断深化,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得到有效推进;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成功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建成国内一流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到2035年,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基本建成。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竞技体育竞训体系更加完备,入选国家队参训项目和人数规模显著增加,夏冬项目、职业体育、“三大球”、冰雪运动协调发展,为国为省争光能力不断增强;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到2050年,全面建成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体育事业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事业。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贵州建设。

1.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各级政府全力推动、全面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抓好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制定和落实。着力推进“六个身边”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州)、县(市、区、特区)创建活动,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地区、城乡、行业和人群间的均等化。

2.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工程,配套完善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城镇规划建设中,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健身场地设施,支持在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改造中改建新建健身场地设施,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项目建设和改造相结合,建设一批城市绿道、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文体广场、足球、冰雪等场地设施,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建筑屋顶、权属单位等物业附属空间建设休闲健身区、功能区,推进体育场地空间布局规划。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依托自然资源,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

3.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全民健身月(日)等系列活动,打造一批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推广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办好省运会、民族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等赛事活动。组织举办球类和冰雪大众赛事。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

4.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完善各级体育总会建设,支持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建立省、市、县、乡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大力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持续开展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工作,加强县级、街道(乡镇)、社区(村)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活动,服务人民群众科学健身。

5.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设施。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普及冬奥知识和冰雪运动。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工作。

6.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加全面的场馆预订、赛事预约、健身指导、体质监测、体育旅游等服务,推进智慧健身路径、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一批分布于社区、商圈、园区的智慧健身中心(场、馆),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

(二)大力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7.创新发展机制。坚持开放办体育,大力推进“省队市办、省队校办、省队社办”组建模式,实施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和多部门合作、多主体参与的现代化竞赛体系,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建设国家生态型多梯度亚高原运动训练基地。

8.夯实发展基础。巩固和扩大田径、水上等项目综合竞争优势,重点突破体操、射击等项目,加快推进羽毛球、跳水等项目发展,推动每个市(州)建设4-5个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推动夏冬项目协调发展。鼓励扶持企业和社会创办职业俱乐部,推动职业体育发展。

9.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持续实施“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建立各级各类体校、体育特色学校和社会组织体育人才培养输送渠道,重点打造一批省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提升和规模增长。

(三)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10.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中国足球彩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工作原则,大力整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资源,建立完善各级政府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体教融合工作新格局。

11.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构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户外活动营地夏(冬)令营等发展。推进幼儿体育发展。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

12.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重点开展青少年球类、冰雪、武术、体操、花样跳绳、户外运动和民族体育等项目,推动青少年赛事活动和校园赛事活动有机融合。鼓励支持体育社会组织承办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精品赛事活动。

(四)激活产业要素,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3.构建体育产业发展体系。围绕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增量资源、打造品牌赛事、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体育康养,出台系列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的政策,推进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养老、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等互动发展,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建立体育产业部门协同机制,将体育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评比内容。

14.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和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建立体育产业孵化平台。研究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撬动中国足球彩票社会资本投资我省体育产业,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支持可穿戴运动设备和智能运动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完善健身教练、体育经纪人等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等企业发展。积极引进优秀体育企业落户贵州,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体育龙头企业,鼓励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特色产品,服务个性化体育需求。

15.扩大体育消费。加强体育活动市场化、商业化开发力度,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建设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打造体育夜间消费经济。拓展体育健身、赛事观赏、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促进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增强体育消费粘性,释放大众体育消费潜力。加强体育市场监管,推进综合执法,优化体育消费环境。

16.加快体育旅游融合。着力推进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围绕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城镇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运动休闲小镇、体育旅游综合体、体育旅游休闲与训练基地建设,推出“发现古驿道”“重走长征路”“体验徐霞客”“阳明之路”等精品体育旅游线路网。发展冬季运动,促进冬季旅游。

(五)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提质升级。

17.优化山地民族运动空间布局。深入挖掘贵州山地民族运动和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贵州山地民族运动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将自然资源禀赋、民族文化、山地文化、高桥文化与山地户外运动相结合,因地制宜构建全省山地民族运动发展体系。

18.提升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发展水平。发展以民俗民间体育、路跑越野、山地骑行、极限运动、洞穴探险、汽车露营、漂流溯溪等项目为重点的运动项目集群,强化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打造“多彩贵州”“奔跑贵州”“探秘贵州”“山地英雄会”等户外赛事活动,培育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品牌活动。

19.推进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具有精彩表现形式和独特文化内涵的武术、斗牛、赛马、龙舟、独竹漂、射弩、陀螺、毽球、抢花炮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大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业态融合发展。

(六)强化文化引领,实施体育文化繁荣行动。

20.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建立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荣誉体系,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建立褒奖运动精神的各类荣誉奖励。

21.传承发展优秀民族体育文化。挖掘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文化内涵,建立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据库,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命名,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进校园活动,创作具有贵州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

22.加强体育文化交流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贵州体育“走出去”行动,培育和打造以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赛事和活动为纽带的体育文化交流品牌,推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走出贵州、走向世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加强统筹协调。体育、发展改革、教育、科技、民宗、公安、民政、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细化分解任务,加强绩效考核。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在体育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地方主体责任。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落实体育税费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督查。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育用地需求,明确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

(三)健全落实机制。建立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要将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纳入政府及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行业监管,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体育标准化和体育产业统计工作。

    (四)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贵州省体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选派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出国(境)培训、留学,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培养体育人才。开展体育引智工作,完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保护培养机制,优化成长与发展环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