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足球彩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7月28日至8月2日我很荣幸参加了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4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我们这期的主题是“津韵加减法”。
一、行程满满的研修概况
(一)7月29日上午开班仪式由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致辞,接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翟磊教授做了“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教学案例”的专题讲座,条理清晰,干货满满,大大丰富了我对案例教学的认知。首先呈现给大家的是运动式治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从明确案例教学目标、课堂设计、课程总结、案例教学的可能形式、拓展课堂五个方面展开。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组织角色扮演、小型辩论赛、团队协作、模拟演练、现场教学、组织应急实训、线上实训、实地教学等方式进行。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了如何开发案例教学,常用的形式是先故事导入,然后理论匹配,接着教学案例讲解、再案例分析。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从“村养人”到“人养村”------天津市状元村“乡贤救村”的觉醒之路案例分享,吕官屯是个什么样的村?特点是晴耕雨读的传统吗?要找出不同、找出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案例叙事。
之后是新华社天津分社主任记者毛振华做了“优秀的新闻作品是如何炼成的”的专题讲解,用丰富的实例,形象生动阐释了新闻工作人员怎样在践行“四力”中见人所未见。从一碗面的温暖到三代烟草人的传承与守望、从“收费员”变身“服务员”到天津百年棚户区“变身记”,无不彰显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写作中我们可以用矛盾凸显人物个性、也可以用具体细节展示个性、还可以用设身处地的提问来彰显个性。以动治静、以低治高、以活治死,以小见大,原味土味辣味,反弹琵琶、“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持续且深入的思考体现深厚功力,新闻写作也要具备相应的眼力、脚力、脑力和笔力。
(二)7月29日下午大家集体乘车考察了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该村地处子牙河、大清河、独流减河“三河交汇”处,生态优良,交通便利。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村里因地制宜打造了生态六埠、红色文化主题拓展、南泥湾研学基地等特色农文旅融合品牌,形成了“红+绿+农”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分别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津市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2023年8月,东淀蓄滞洪区紧急启用,涉及西青区辛口镇和杨柳青镇21个行政村,受灾过水面积约5万亩。其中,第六埠村有1.04万余亩土地受灾(耕地7000余亩,设施农业大棚2000余栋,林地700余亩,鱼池700亩),转移安置群众179人,生态六埠景区全部被淹,直接经济损失约4.9亿元。洪峰过后,西青区争分夺秒、科学调度,实施24小时“强排”措施,在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总队等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23年9月19日提前完成了退水任务,田野里麦苗开始返青、绿意盎然,大棚内各类蔬果长势喜人,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外,生态六埠景区、红色文化主题拓展项目、廉洁文化主题园已全面恢复运营。生态观鸟、三河游船等特色水上项目正在有序推进。2024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第六埠村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留下了“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的殷殷嘱托。
(三)7月30日上午我们集体考察了津南绿屏八里湾绿色生态屏障,总占地面积近3万亩,林田水比例约1:1:1。在拆除散乱污企业和违章建筑26万平方米,改造废弃鱼塘虾池330余个11000余亩基础上,按照质朴自然的生态理念,遵循“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的原则,结合原有地形地貌连通坑塘沟渠,梳理现有地形,科学合理选配树种,提升特色小站稻种植区域,打造水生态循环系统,形成林田水相依相映的生态美景。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展现了“生态化”天津的建设成就。
下午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陈列展览主题突出、生动再现了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光辉灿烂的一生,以及他们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四)7月30日下午我们来到周恩来和邓颖超纪念馆现场教学,主展厅分为瞻仰厅、周恩来生平展厅、邓颖超专题展厅。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大型壁毯《海阔云舒》作为背景,两侧浮雕墙镌刻出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等历史性画面;周恩来生平展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三个部分,展现了周恩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邓颖超生平展厅以时间为序,分为“探索妇女解放之路”“投身民族解放运动”“引领妇女参加建设”“肩负国家重要使命”四个部分,全面展示邓颖超的卓越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风范。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紧接着观看了电影《我要当老师》,该片以年轻的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孙恒为主角,讲述了他在中学政治课教师高怀德、马克思主义学院冯院长和辅导员蒋丽等人的指导帮助下,从“靠近光”“成为光”到“发散光”的人生历程。
(五)7月31日,我们集体来到郭家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现场教学,郭家沟位于蓟州区下营镇中部,是利用生态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典范。近两年来,郭家沟村充分依托自己固有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大搞农家旅店,用商业的眼光审视生态,用发展的眼光经营生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亮点。2013-2021年间,郭家沟村先后被国家部门评选为美丽乡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最宜居村庄、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
(六)8月1日上午参观了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生态城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
(七)8月1日下午到达最后一个现场教学点-----天津港智慧码头,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天津港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的“点睛之笔”。作业区内,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与自动化设备默契配合,风机叶片迎风转动,岸桥、集卡等曾经的“碳排大户”用上了清洁能源。
(八)8月2日上午,各小组集中介绍展示绿色发展主题案例在各门思政课中的教学应用,一共有六个小组,我们是第四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结合案例法采取了组员上台汇报结果的形式,比较新颖,结班仪式后下午返程。
二、收获颇丰的研修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今天的中国正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南沿海到华北大地,从黄土高坡到东北平原,从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推进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绿色发展理念讲到哪里,并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中国足球彩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写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通过此次津韵加减法主题实践研修,我们看到了天津在绿色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加了绿,加了经济增长,减了碳排放、减了污水排放,打造了一座天蓝水清以绿为底的大美津城生态画卷。
(一)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天津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然
天津市处于京津冀环首都生态屏障带,在京津冀生态格局占据重要地位,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地带。今年,天津市依据《绿色生态屏障“十四五”实施方案》,全面夯实生态基底、整体改善环境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发展、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据了解,天津市造林绿化工程年度计划新造林1500亩、提升改造3200亩,现已超额完成,累计新造林2600亩、提升改造3200亩,作为今年亮点的东丽区海河绿芯,经过两年建设,打造出占地13平方公里生态区域,其中林地面积12000亩,基本农田4600亩,良好呈现“水丰、绿茂、成林、片林”的生态效果。
降碳:天津将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供热燃煤锅炉整合替代。
减污:天津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环境方面,推动钢铁、焦化、垃圾焚烧企业实施深度治理,全面完成37个集群、787家企业排查治理,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加强群众反映较多的异味、扬尘、噪声整治,力争实现PM2.5年均浓度达标,优良天数比例逐步提高,重污染天气稳步减少。水环境方面,实施引滦入津第三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提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水平,谋划实施一批污水处理厂、种植养殖尾水、河口湿地水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巩固扩大劣Ⅴ类、黑臭水体消除成果,稳定提升近岸海域水质。土壤环境方面,推动石油、电镀等重点行业落实防渗措施,建设土壤修复工厂,集约、高效治理污染土壤,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农村污水、垃圾收处水平,加快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扩绿: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建设,完善生态观测网络,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鸟类迁徙通道,防止外来物种侵害。推进实施“871”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实施潮白新河、独流减河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创建,打造中国足球彩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场景,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增长:做大增量,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跨区调剂、先用后补,点对点服务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工业园区同类项目实现“打捆”审批,服务支持重点产业链、高水平项目落地。做优存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化单位GDP碳排放、污染排放强度约束,建立绿色发展“领跑者”制度,打造低碳试点。做好减量,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强化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绩效评级,倒逼绿色转型,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打造资源再利用、产品再制造等新经济增长极。
(二)用生动的案例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1.强化理论育人,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青年学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程。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讲解课程时,可以深化优化思政课程内容,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讲解,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采取课堂讨论、案例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发表观点和意见,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了解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深刻领会并全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意义。同时要与时俱进,坚持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使用贴近学生的资源和平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课程体系。在高校课程设计中,可以多角度设计融入相关课程,例如在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助力他们构建生态文明理念。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相结合,深入探讨它们的渊源、共性和发展路径,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足球彩票生态的智慧和观念,并引导学生应用和继承这些传统智慧,造福人类发展。
2.深化实践育人,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育人实践
可以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铸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问题,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汇聚校内外资源,拓展实践与志愿服务平台。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基地与志愿服务平台。加强教育指导,鼓励设计多元化项目。加强对学生实践教育的培训、指导,与“第一课堂”教师联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主题的实践与志愿服务项目,涵盖环保调研、生态保护、垃圾分类等内容,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实践成果,形成品牌化效应。建立实践育人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生态实践、志愿服务的学生给予认可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对成果的总结、宣传,组织实践成果展示活动、经验交流会等,让中国足球彩票的师生了解学生的实践成果和经验,激发中国足球彩票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3.坚持身体力行,争做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坚持身体力行,争做美丽中国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为了帮助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低碳微行动”“霾的成因和危害”“分享环保故事”“拟订环保倡议书”“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创建行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不能只说不做或者置身事外,而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和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多做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好事实事,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此次实践研修,天津绿色生态发展的案例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它们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只要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愿景。